2月18日,深圳大学校长毛军发院士在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加强粤港澳人才协作,强化产业科技人才支撑”分组讨论会发言时分享了粤港澳人才协作与产业科技人才支撑相关话题的观点。
陈湘生院士在香港设工作站
刚刚过去的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协同交流按下快进键。大湾区内地城市试点实施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政策,1.9万名大湾区内地高层次专业人才获批人才签注。毛军发透露,仅深圳大学工作的粤港澳人才就超过2200余人。
“以人才签注为代表的人才协同便利政策,进一步加快了我们建设世界一流综合性大学的前进步伐。”毛军发高兴地说。
他还介绍说,深圳大学陈湘生院士在香港设立了中国工程院首个香港院士工作站,对于促进香港和内地在工程、科技等领域的高端人才交流融合具有开创性意义。
深大已在香港设校区
如何进一步加强粤港澳人才协作、强化产业科技人才支撑?
对此,毛军发表示,将进一步加强与港澳高等科研院所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合作。“我们已率先设立了深圳大学香港校区,完成了教育部首个香港中小学校长培训班。接下来,将继续推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开展联合培养、双学位、学分互认等项目,加大鼓励师生参与跨境实习、研究和创新项目,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毛军发表示。
深大开建1000余套人才房
在优化科研学术环境与人才服务体系、增强国际人才吸引力方面,毛军发透露:“深圳大学1000余套人才房已经动工建设,将为港澳高层次人才提供更优质服务,如科研启动经费、住房补贴。落实竞争激励、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确保高层次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薪酬水平保持较强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人才的职业发展和生活质量,让人才能在大湾区安身、安心、安业。”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